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
“五一”假期已至,我们也将在5月5日迎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立夏节气。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,是夏季的开始。此时日照增加,气温逐渐升高,万物进入旺季生长阶段,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需要相应调整。适应立夏节气,享受健康舒适的夏季生活,有哪些注意事项,一起来看↓
如何“夏养阳”
立夏后天气渐热,许多人喜欢贪凉饮冷,这种习惯会损伤体内阳气,导致消化不良、胃口变差、腹泻腹痛等症状。脾胃“喜暖恶寒”,应避免长期食用冰激凌、冷饮等生冷食物,多吃韭菜、香椿等温热升发的时令蔬菜,可尝试“夏吃姜”的传统养生方法,健脾温阳、化湿和胃。晚上睡觉需注意保暖,防止寒气侵袭腹部和双脚。同时可以多揉神阙穴、中脘穴调理脾胃。
警惕“苦夏”减重误区
进入立夏之后,部分人会出现“苦夏”现象,出现浑身倦怠、胃口变差、腹痛、烦躁等症状。通过“苦夏”减重不可取,长期的胃口变差,会导致身体进入“饥荒状态”,新陈代谢降低,这样既不容易减重,反而会导致营养不良,且体重易反弹。应保持正常饮食,避免过度节食。
过度防晒不可取
立夏节气是养生的重要时期,夏季紫外线强,需适当防晒,但过度防晒会影响维生素D合成,可能造成骨质疏松,不利于身体的健康。每天应晒太阳20分钟,促进维生素D合成,可选择晒胳膊、晒腿,避免过度晒脸。
同时应尽量避免在紫外线强烈时段(上午10点至下午4点)外出,采取戴帽子、打伞、戴墨镜等硬防晒措施,行走在树荫或建筑物阴影下,并适当涂抹防晒霜。
防蚊灭蚊,预防乙脑
随着气温升高和降雨增多,蚊虫开始大量繁殖,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风险增加。适龄儿童可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疫苗。室内使用蚊帐、蚊香、除蚊剂等避免蚊虫叮咬,同时也要及时清洁居住的周边环境。在户外,尽量穿着浅色的长衣长裤。出现高热、意识障碍、抽搐等症状,立即就医。
过敏性鼻炎如何防治
过敏性鼻炎患者在立夏时节需首先明确过敏原,对于尘螨或霉菌等室内过敏原,需室内保持通风,或使用空气净化器并定期清洁滤芯。对于春夏秋花粉等室外过敏原,避免在花粉季节长时间户外活动,外出戴口罩,常用盐水洗鼻。如症状发作,可使用生理盐水洗鼻,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或脱敏疗法,可口服抗组胺药、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,或鼻喷的抗组胺药、糖皮质激素类药物。
哮喘病患者注意事项
立夏之后,炎暑将临,雷雨增多,哮喘病患者需减少在夏季雷雨天气前外出,避免雷暴哮喘发作。
随着温度明显升高,哮喘患者症状可能减轻,但不可自行停药,否则可能因气道炎症未完全控制而复发。应继续规律用药,避免感冒、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等诱发因素。饮食上可多吃润肺健脾的食物,如雪梨、百合、银耳、山药等。还可通过按摩天突穴、定喘穴防治哮喘。
预防食物中毒
注意手卫生及饮食、饮水卫生。旅行期间和外出就餐应选择正规、卫生条件好的餐厅。尽量吃熟食,生吃蔬果要洗净,不喝生水。保持良好的就餐方式,尽量采用分餐制,提倡使用公筷、公勺。不采集、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。
整理:王蕾
资料来源:国家卫健委、中国疾控中心